这是年前采访的课程示范教程,
交稿后这里却迟迟还没放上来,
刚刚档案里发现,
现在立马放上来,与大家分享。
(平时是很懒做做了)
这里是简单教程简介:
作品名称: 袖珍高脚杯雪糕
所需材料如下:
粘土工具组,特黏珠胶, cutting Map,
工具钳,奶油土,粘土适用不锈钢花嘴,
水果软陶条,玻璃彩绘颜料,袖珍高脚杯,
刀片,牙签,剪刀等。
1)在袖珍高脚杯内薄薄的涂上一层特黏珠胶。
2)选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奶油土,装上花嘴,然后把奶油挤入杯中并弄出一圈圈一层层的雪糕造型。
3)选择喜欢的水果造型的软陶条,切片后备用。
4)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玻璃彩绘颜料来制作酱汁,非常逼真哦!!
5)颜料必须放几分钟待干,然后即可用之前备好的水果软陶条来点缀雪糕了~
6)做好的成品如图,需放在阴凉处待干三小时左右。
7)做好后的完成品全干了以后会呈现透明状的酱汁哦!
藏餐或许在很多人眼里,似乎与美食画不上等号
毕竟觉得大多是山高水远粗茶淡饭,
但是就像人生有很多惊喜一样,
这次的晚餐,藏族的美食
印证了藏食一样可以让人享受一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。
酥油茶,甜茶,糌粑,牦牛舌头,羊肝,牦牛yogurt等等等
一桌满满的这样摆着我还是对那个羊肉依然回味<-- 真的真的很好吃。
酥油茶我个人很爱,虽然有很多人都觉得怪味。
唯独那个传说中的糌粑,咳咳咳,我就真的吃不惯。
到了海拔三千的西藏高原首都拉萨的第二天,
我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,或多或少是因为我咳嗽加重了,
咳嗽咳出来的唾液是透明泡沫状,如果带粉红色或有血丝就是肺水肿病症,
(我个人觉得是我心肺负荷咳嗽加剧的同时,
要承担空气稀薄相对提升身体条件反射下所致吧。语无伦次。)
所以就算连仅仅短短的一小段路,爬及阶楼梯,
都会让我气喘吁吁很久,当时我已觉得我的肺处于膨胀顶点了。
不懂是不是心理作用的说。呵呵。
有时我觉得在西藏无论外地人有什么病症,
大家大多都会归类为高山症吧。。
看,平地带上高原的零食因气压差异膨胀成这样。
(顺便提一下,这个豆超市买的,很好吃呢!!)
晚上,老友Gan 和在地藏族导游央拉后来带着我到医院做个检查
他们两个扶着走路龟速咳嗽咳到脑昏昏的我,
搭德士出发前去路程约十分钟,
当下很是感激,也很不好意思
一开始先如预期般照个x光,然后医生竟然安排我去看眼科???
眼科??顿时头上很多问号
不是应该检查是否患肺水肿或者脑水肿吗??
我们三个都很那纳闷不解。。
两个医务人员分别拿光照看我的眼睛,
我的眼睛被亮光照很久也照得很花就是了,
出来整个晕晕,眼前黑黑暗暗那种。
一路走回去见医生。
幸好最后诊断没有肺水肿也没有脑水肿,
(吓到我半死)
最后只是建议我吸氧 。
由于并非属于万不得已的情况我自己决定不吸氧气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要去高原的朋友,其实可以不必担心只要做足功课,
懂得应变,拉萨有医院很方便而且不贵啦。。
很多那些高山症毙命的案例或许很多是休息不足,
身体不够时间适应,太过劳累逞强,药物不当等等。。
所以切忌,一到西藏的前三天千万不要冲凉,
休息够够至少一两天,然后走路说话尽量慢慢慢就是了。。
这次的经验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不一样的机遇。
把旅行生活化的过,把生活旅行化的活。
不一样的纪念品,我真的有认真的“妥善保存”
我们为了慢慢适应高原,选择了最安全的青藏铁路,
用两天的时间让身体适应,这样的确是对的。
一路体验搭火车的过程,
一路欣赏沿路窗外的景象。
我们买的是有床铺的,我睡的是中铺,
环境也算是不错的了,
在火车上,其实摇下摇下还蛮像摇篮的,
不错爽的体验。
定时都有卖吃的,喝的,用品等的。
只是收费贵一些而已,我觉得还可以接受。
厕所虽然很异味但是比起接下来郊外的那些厕所,
这已经是很好的啦。。。
上火车这天我开始感觉发热了,
于是猛灌了凉茶,拼命喝水,
也希望能借在火车上的这两天好好休息。
窗外美景如画。。
途经的地方大概是这样
看到漂亮的风景在眼前划过,
要说兴奋嘛还算可以,
我倒觉得比较多的是
一种珍惜踏足的机会,感觉平静的自在。
外面冷冷的天,火车车厢内相对暖和些还有阶段性供氧。
我们在车厢喝着温水 吃吃水果。慵懒慵懒。
片地牦牛。
旅行旅出了小智慧 : 喝一杯温温热热的水,何其温暖。
平日在安逸的生活下,什么都那么“理所当然”。
气候的变化促使人体自然的努力适应调整,提醒着自己万事不能固步自封。
在成都古老的街道走着。。
很想穿古装行走江湖。。
这个很有古代武侠片茶馆酒馆的feel。。。
当下确实觉得自己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穿着古装,可以练轻功的年代。
既有宽巷也有窄巷子,介都是清末明初四合院,当年的豪宅。
成都熊猫之乡。。到处都是熊猫周边商品。
这张照片,可以看到倒影的我自己。
这是我们入住的青年旅社。。
整个行程头尾经成都往返西藏,前后都这里住。